
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,虹桥镇坚持党建引领,做实“三个举措”,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,推动党风、家风、民风同步改善,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。
支部打头阵。推动党风建设同移风易俗一并研究、一并部署、一并落实、一并考核,充分发挥 “三会一课”、支部主题党日、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优势,推动形成“移风易俗支部引领与党员先行”的工作格局;网格微治理。在全镇细划“微网格”71个,网格长依托地熟、人熟、情况熟的优势,在经常性的走访中深入了解村民操心事、烦心事,时时引导、近身宣传,紧密团结的党群、干群关系为移风易俗激活“红色引擎”。党员亮身份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把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同移风易俗工作结合起来,全镇625名党员和673名村民代表率先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,开展移风易俗下村劝导,带动群众转观念、破旧俗、树新风,推动形成以党风带民风、民风促党风的良好氛围。
约出风尚。23个村通过建组织,成立红白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等群团组织,同时分别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,研究修订红白事操办标准和办事流程,纳入《村规民约》,每月更新移风易俗“红黑榜”,推动移风易俗“软任务”变成硬约束;志愿添色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、便民服务点,镇村建立志愿服务队,围绕“文明创建、移风易俗”等主题,组织开展清明、中元文明祭扫、义务献血、文明交通劝导、扶贫济困、爱老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,引导广大群众勤俭节约、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、高额彩礼、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,以服务群众激发群众新事新办的内生动力;以文化人。成功举办虹桥首届村超足球赛、清廉虹桥演讲比赛等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充分发挥虹桥诗社在促进家风和美、民风淳朴、乡风文明中的积极作用,坚持把诗词写在家乡的热土上,逐步让新风理念在群众心中扎根。
发挥乡贤作用。积极推行“乡贤+新风”模式,充分发挥乡友贤达在推进乡村振兴、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带动作用。如在虹桥教育基金会筹建过程中,虹桥籍乡友贤达、爱心企业家们带头献智献策,出资出力,全镇党员群众反响热烈,积极参与,为基金会的成立奠定了坚实基础;强化典型选树。以向善向上力量为引领,组织编写四风系列、清廉家庭报道11篇,报道村(社区)、人物典型10个。评选民情大走访最美走访者28名,对拒办升学宴41名大学生进行典型宣传,营造全镇学典型、树新风的文明新风尚;提升宣传质效。依托民情大走访、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等形式入户发放倡议书6000余份,借用村村响、宣传车、大型广告牌、创作移风易俗快板等形式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,定期到各村(社区)进行宣传,使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起正确的婚丧事办理观念,形成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新风尚。
责编:邹玲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
分享到